卓越的行銷為何需要卓越的創意,來施展卓越行銷錬金術
創意總監 GABO
19世紀的德國就有一場輝煌的鍊金術成就,王室鐵製首飾比黃金首飾更受歡迎,於是成功拯救德國國家財政問題。
當時,為了籌資與法國作戰,瑪麗安娜公主(Princess Marianne)在1813年呼籲所有貴族與富有的女性捐出金飾,換成卑金屬製成的首飾。這些人捐出金飾,得到鐵製複製品做為回報,上面刻著「Gold gab ich fiur Eisen」(我捐出黃金換成鐵)。
在這之後的社交場合上,佩戴或展示鐵製的珠寶配件,也變得比佩戴金飾更顯身分尊榮。金首飾只能證明你家裡有錢,但鐵首飾則證明你不但家裡有錢,而且慷慨愛國。
一位當代人士就指出:「鐵首飾成了所有愛國婦女的時尚,展現出她們對解放戰爭的貢獻與支持。」
確實,貴金屬本身具有價值,但「意義」也同樣有價值。畢竟,只要想清楚黃金首飾到底有什麼用處呢!?就能了解這只是用一種極為浪費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地位。
而這樣一來,只要有了適當的心理元素,就算用鐵也能同樣出色完成這項工作。
心理學對化學,一比零!
Ps 「我捐出黃金換成鐵」
鍊金術讓鐵製首飾的地位變得比黃金首飾更高。
如果你説:「那是古代,現在不可能?」
如果你覺得不可能,請看看自己皮夾裡的紙鈔:價值完全只出自於你的心理。價值的重點不在事物本身,而是看事物的那些人。
所以,想要創造(或毀滅)某個事物的價值有兩種方式:改變事物本身,或是改變對事物的看法。
我們只是提出的一項論點是,幾乎所有真正成功的企業,不論怎麼假裝自己是因為理性邏輯而大受歡迎,多半其實是因為運用某種心理上的魔法技倆,而且有時候自己渾然未覺。
Google、戴森、 Uber 、紅牛、麥當勞、蘋果、星巴克、Amazon、BMW都曾經有意無意的對我們的心理施展某種鍊金術。
而在這些重要成功案例之外,我們也該記得有一票你從未聽說過的公司,也就是那些失敗的公司,這些公司的經營理念常常完全符合邏輯,卻因為沒能施展任何鍊金術,最後走向失敗。
我回顧1946年,日本盛田昭夫(SONY創辦人)Sony,當時稱為東京通信株式會社)重點領域先是卡帶錄音機,接接即推出日本第一部電晶體口袋型收音機。
然而他天才的巔峰之作,或許就是創造出iPod的前身:索尼Walkman隨身聽(Sony Walkman)。對於任何在1975年之後出生的人來說, 看到有人戴著耳機走動或搭火車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。但在1970年代後期,這確實還是一種很少見的行為。
Sony Walkman這就是高明的現代錬金術!後來的Apple iPod 及現在的 iPhone就更不用說了!
屬於,「現代錬金術=消費者心理邏輯的設計」其實,是產品品牌行銷的根本,根本基礎沒有扎根,根基不夠穩定,只要遇到什麼風浪,樹就容易倒,更不要説什麼開花結果。
因為,沒有架構好品牌廣告的 [大創意大思維] 的前提條件之下,你的企業及品牌隨時可能像一隻獨木舟,一樣在水裡隨波逐流浮浮沉沉,這是我做廣告將近30年來的心得與小小經驗與你分享。
如何讓我們一起量身訂製你的私人煉金術,有興趣我們可以私下聊聊!
至於,時下企業主或是CEO所關心及需要的企業數位轉型,有興趣與時間,我們下次再聊⋯